言中暑夹寒之脉,或微弱,或弦细,或芤迟,皆是虚脉。置刀中放火上,只三沸即去滓,此略见火气,不欲尽出其味,意可知矣。
暴注下迫属于热,热利下重,乃湿热之秽气郁遏广肠,故魄门重滞而难出也。寒因热用,热因寒用,二味成方,而三法备矣。
虽无寒热往来于外,而有寒热相持于中,仍不离少阳之治法耳。脾气虚而邪气盛,故脉反实也。
夜而安静,知阴不虚也。此为温中之剂,而非利水之剂矣。
所以然者,以寒湿在里、不解故也。其人静而时烦,与躁而无暂安者迥殊矣。
喘而满者,满而实矣,因转属阳明,此谵语所由来也。先麻黄继桂枝,是从外之内法;先建中继柴胡,是从内之外法。